【本報綜合報導】《北京日報》昨天針對陳光誠事件發表評論,措詞嚴厲地批判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及大使駱家輝,指大使館扮演「雞鳴狗盜」角色,還批評駱家輝來大陸搞「平民生活秀」,且「找碴搗亂」。這篇署名「甄文」的評論,刊登在昨天的《北京日報》第三版頭條,表態抨擊的意味十分濃厚。
評論指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對陳光誠的格外關注已非一天兩天,但「這個所謂維權英雄」的陳光誠,是在美國和西方媒體的「包裝」下,被貼上醒目的政治標籤,樹立為反社會、反體制的代表人物。
評論說,「再怎麼看,陳光誠也代表不了多少人」,真正能代表的,是他的「後台老闆」,即「西方反華勢力的利益」,陳光誠已成為「美國政客抹黑中國的工具和棋子」,但其訴求「實在夠不上有多大分量和多大格局」,倒是充分顯示出美國政客「不惜挖地三尺,也要給中國社會找麻煩」的心情,是「何等的急切」。
評論又說,「這樣的拙劣表演」,根本得不到他們所希望大陸社會的廣泛應和,「十三億中國人並沒有那麼好瞞哄,也沒有那麼好利用」,指望藉此干涉、要脅大陸,「未免太過天真」。
評論提到,沒有哪個國家容許他國干涉內政,容許他國使館在自己的土地上「為所欲為,自行其是」,更不容許一個大使充當「判官」角色;但在陳光誠事件中,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偏偏扮演不那麼光彩、甚至可說是「雞鳴狗盜」的角色,著實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