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台北居不易,閒置教室可能是解套。內政部長李鴻源提出構想,建議地方可適當併校,把空出來的校園教室,改裝成為公寓出租,讓「校園變家園」。
內政部整體住宅政策藍圖逐步端上桌,李鴻源提出四大短中長期目標,包括國土規畫和核心紓壓兩大長期政策方向,以及以服務為導向的「空屋媒合平台」,並與相關單位研究活化閒置教室為出租公寓的可行性。
李鴻源說,台灣少子化現象讓許多學校空出不少教室,大台北有些學校最多有上萬名學童,現在只剩下幾百人,現在交通方便,拉近學校間距離,內政部將與教育部、地方政府等相關單位,研議是否可能合併都會地區學童少的學校,將空下來的教室規畫成公寓出租。
北市府發言人張其強表示,這個構想值得討論,推動合宜住宅也是北市重要住宅政策,但仍待中央有具體的做法。
北市都市發展局長丁育群表示,小學校地均為公有地,不會有不符徵收土地使用的問題;現階段都更審議採二級制,站在「都更」角度,只要中央政策配合,問題不大。教育局副局長馮清皇表示,如何讓學校合併後,透過校史文化的保存,才能降低外界阻力。
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則認為,新北市有住宅需求的地區,可能也是有校舍需求的地方,但還是可以個案檢討,看是否有人口成長不符預期的地方配合規畫。
李鴻源指出,營建署資料,全台空屋有九十萬戶,台灣不是缺房子,而是缺乏「房與人」的媒合,內政部將推動以服務為導向的空屋媒合平台,優先考慮大台北地區,最快明年試辦。
李鴻源說,空屋媒合平台以「服務」為主,內政部擬委託非政府組織管理平台,屋主將房屋交給平台,平台負責租屋及修繕管理事宜,租屋者有保障,屋主也不用擔心收不到房租,。
李鴻源說,租屋區段、屋齡屋況不同,租金設定將交由市場機制,平台有獲利才有維繫的動力,對於弱勢租屋者,政府將補貼租金,透過社會福利等各種方式,解決不同對象的居住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