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沉沒百年 牧師修女捨己救人 千人追思

觀滄 |2012.04.13
1922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滄綜合外電報導】為紀念郵輪鐵達尼號(Titanic)世紀海難一百周年,鐵達尼號倖存者、遇難者家屬和千餘名鐵達尼號追隨者,日前一起乘坐超級遊輪「巴爾莫勒爾」號,從英國起航,前往鐵達尼號沉沒的北大西洋海域,舉行追思悼念儀式。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鐵達尼號搭載二千多名乘客和船員,展開處女航,卻不幸於十五日深夜,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數小時後沉沒,有一千五百多人喪生。當鐵達尼號船身傾斜,多數人驚慌失措時,一群有宗教信仰人士很平靜地跟著神父祈禱,安然接受死亡時刻的來臨。

其中,基督教門諾會首位女性海外宣教士安妮‧范肯(Annie Clemmer Funk),於一九○八年來到印度,並創立女子學校。一九一二年,因母親病危,她從英國登上鐵達尼號返美,並在船上度過三十八歲生日。

鐵達尼號沉船之際,安妮原本已登上救生艇,卻因聽到有母親呼求孩子的聲音,而退回甲板上,將僅剩的一個座位讓給這對母子。罹難的安妮屍體沒有被尋獲,但她在印度創建的學校改名「安妮‧范肯紀念學校」(Annie Funk Memorial School),以紀念這位捨己救人的偉大女性。

鐵達尼號沉沒後不久,《鐵達尼號最後的英雄》一書出版,之後由橄欖出版社再版。書中記述臨危脫下救生衣救人的英格蘭牧師約翰‧哈普爾(Rev. John Harper)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位倖存的年輕人作見證說,哈普爾牧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將福音傳給他,帶領他歸向救主耶穌。

「鐵達尼號不只是一個有關人類不幸的神話、寓言和隱喻的警告性故事,也是一個體現信念、勇氣、犧牲和愛情的感人故事。」電影《鐵達尼號》導演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強調,年輕的耶穌會準神父法蘭克‧布朗(Frank Browne)拍攝,並收錄在《照片中的鐵達尼號》(Titanic in Photographs)一書中的珍貴照片,更是了解船上生活實況的關鍵史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