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滄綜合外電報導】為紀念郵輪鐵達尼號(Titanic)世紀海難一百周年,鐵達尼號倖存者、遇難者家屬和千餘名鐵達尼號追隨者,日前一起乘坐超級遊輪「巴爾莫勒爾」號,從英國起航,前往鐵達尼號沉沒的北大西洋海域,舉行追思悼念儀式。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鐵達尼號搭載二千多名乘客和船員,展開處女航,卻不幸於十五日深夜,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數小時後沉沒,有一千五百多人喪生。當鐵達尼號船身傾斜,多數人驚慌失措時,一群有宗教信仰人士很平靜地跟著神父祈禱,安然接受死亡時刻的來臨。
其中,基督教門諾會首位女性海外宣教士安妮‧范肯(Annie Clemmer Funk),於一九○八年來到印度,並創立女子學校。一九一二年,因母親病危,她從英國登上鐵達尼號返美,並在船上度過三十八歲生日。
鐵達尼號沉船之際,安妮原本已登上救生艇,卻因聽到有母親呼求孩子的聲音,而退回甲板上,將僅剩的一個座位讓給這對母子。罹難的安妮屍體沒有被尋獲,但她在印度創建的學校改名「安妮‧范肯紀念學校」(Annie Funk Memorial School),以紀念這位捨己救人的偉大女性。
鐵達尼號沉沒後不久,《鐵達尼號最後的英雄》一書出版,之後由橄欖出版社再版。書中記述臨危脫下救生衣救人的英格蘭牧師約翰‧哈普爾(Rev. John Harper)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位倖存的年輕人作見證說,哈普爾牧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將福音傳給他,帶領他歸向救主耶穌。
「鐵達尼號不只是一個有關人類不幸的神話、寓言和隱喻的警告性故事,也是一個體現信念、勇氣、犧牲和愛情的感人故事。」電影《鐵達尼號》導演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強調,年輕的耶穌會準神父法蘭克‧布朗(Frank Browne)拍攝,並收錄在《照片中的鐵達尼號》(Titanic in Photographs)一書中的珍貴照片,更是了解船上生活實況的關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