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昨天首次開會,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希望三個月後就可以有短、中、長期的經營改善初步報告。本次會議主要為了解台電、中油經營概況,未深入探討局部問題。
施顏祥會前表示,為提升效率,經濟部內將設工作小組,依議題邀請專家及委員學者討論,預計每十天開一次會;議題成熟後再送交每月召開的委員會討論,預計委員會將運作一年以上。
小組臨時發言人、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表示,委員會持開放態度,對於外界的質疑都會納入檢討。他說,昨天會中對國營企業的定位有較多討論,有委員表示,首要應釐清究竟是企業體或是政府機關,定位應該更清楚;政策和績效也要做明確的切割,與外界建立績效指標共識。
會中討論中油、台電是否民營化,但意見不一,部分委員認為,台灣百之九十九能源依靠進口,民營化後對確保台灣能源會有安全疑慮。
劉明忠說,委員會也建議台電、中油對外界不了解或批評即時回應,尤其社會期待殷切,短期可做的應盡速規畫、推動。
商總監事會召集人王應傑會後表示,中油、台電員工薪津、獎金甚至福利高於民營企業,如果可以馬上宣布取消,民眾對於國營企業的觀感就不一樣了。他指出,中鋼、中船都是民營化的成功例子,他贊成台電、中油民營化。
長榮大學榮譽教授徐強則表示,應用「企業化方式」改革現有僵化制度,進行組織改造,同時也要跟工會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