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兒童節前夕,兩個手臂缺陷的女孩,勇敢嘗試每個不可能,讓生活精采又豐富。「當右手遇到左手」,可把生活構成一個圓,兩個小女生的故事感人,她們的紀錄片入圍兒童影展。
就讀小學四年級的陳心誼,出生右手就只有半截手臂,爸媽非常震驚和不捨。但生性活潑樂觀的她,化解了爸媽的擔憂。她喜歡學習、交朋友,當人家問起「妳的手呢?」心誼幽默地說:「我出生時太急著找我爸爸,所以忘了帶手下來。」
陳心誼會比手語歌、拔河、游泳,還會當小義工,每次見到新朋友,她總主動邀大家一起玩,人緣超好。
出生左手就少了半截的郭翔芸,媽媽天天以淚洗面,直到爸爸說:「如果把眼睛哭瞎了,誰來照顧翔芸?」才將媽媽點醒,從此欣然接受女兒「缺陷」。
幼稚園時,翔芸看見其他孩子騎單車,也想跟別人一樣騎車兜風,媽媽要她自己嘗試,找出合適方法。經過不斷努力,翔芸想出利用不完整的左手,壓制單車龍頭,終於學會騎車。
翔芸最近還參加小鐵人三項競賽,包括跑步、騎單車、游泳。對她來說,參加比賽不在於得獎,而是其他人做得到的,她也一定要做得到。當她努力跑完全程,衝向終點線的時候,爸爸感動地說:「在我心目中,她是第一名、一百分。」
心誼邀請翔芸一起表演手語,翔芸表演烏克麗麗琴,兩個勇敢又開朗的女孩,贏得滿堂采。對兩名開朗的小女生來說,不完整的右手遇到左手,可構成一個圓。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即日起至四月五日,在台北市信義威秀影城舉行,精選來自全球二十七國、八十九部優質影片,除放映一系列觀摩影片,也播映本屆入圍國際競賽的二十八部作品進行最後的決選。《我的右手—陳心誼》紀錄片,也是入圍影片之一,由於題材動人,成為會場焦點和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