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是政府要面對的重要課題,立委林淑芬昨天在立法院質詢,引述媒體用報稅資料,宣稱貧富差距高達九十三倍。行政院長陳冲說,全世界沒有人用報稅資料計算貧富差距,一般是用普查方式。
陳冲表示,全世界沒有國家是用報稅資料算貧富差距,因為沒有代表性,貧富差距是很複雜的事情,若不複雜,全世界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在研究,但一般用普查方式,用五分法來做,報稅資料是二十等分法,政府所做的事情,都是針對貧富差距改善,努力讓人民安心。
台灣貧富差距真的九十三倍?財政部長劉憶如鄭重否認,強調財政部所公布的「家庭平均年所得」和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大不同,無法用財政部的納稅資料所得,「解讀」國內的貧富實際差距,強調必須以主計處的資料為依據,才能真實呈現。
劉憶如表示,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每年三月都會上網公布,上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初步統計資料,是以全國納稅義務人,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資料為基準核定統計數據,因此無法衡量出真正的貧富差距。
劉憶如解釋說,貧富差距計算,有一定標準,政府所公布的貧富差距,都以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為依據,才可真實計算出來,而財政部公布的所得資料,只限於課稅所得,依法規定的免稅或非課稅範圍的所得,都不納入資料蒐集範圍。
劉憶如指出,財政部所公布的二○一○年最低百分之五家庭平均年所得四點六萬元,並非一個家庭的全部所得收入,像政府對低收入戶的補助是屬免稅所得,並不列入,外界不應拿這四點六萬元「作文章」。
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顯示,二○一○年所得最高百分之二十,和最低百分之二十家庭,貧富差距六點一九倍。劉憶如強調,台灣的貧富差距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仍是小的,新加坡十三倍、香港二十倍,顯見台灣所得分配的情況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