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指標?--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2012.02.13
209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屏東外海小琉球潮間帶生態多元豐富,今年農曆春節期間,當地民宿業者首度發現一向只漂浮在熱帶地區的新紀錄種—「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s atlanticus)。深藍和銀白搭配的鮮豔色彩,外型就如同小飛機,幸運看到的遊客紛紛驚呼:「美得像外太空的生物」。

三對對稱突起的腕狀構造,彷彿伸展的翅膀、深藍修長的尾巴好比優雅的機尾,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羅柳墀研究團隊在大年初二時,接獲小琉球民宿業者王添正的「快報」,發現五十多隻從大西洋「漂流來台」的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且數隻生殖器「抱卵」,讓研究團隊大為振奮。

羅柳墀說,「大西洋海神」最早在一九七七年歐洲學者已發表,因希臘神話中的海神Gaucus,吃了神奇的草得到永生,但雙手卻長出魚鰭,雙腳蛻變為尾巴,就像這隻海蛞蝓,因此得名。但過去只出現在泛熱帶地區如墨西哥灣、澳洲沿岸,東南亞國家從來不曾出現過,第一次在亞洲出現,深具研究價值。

大西洋海蛞蝓身長可達六公分,屬於漂流性物種,以水螅、水母等腔腸動物為食,尤其偏愛含有劇毒的「僧帽水母」。羅柳墀表示,「海神」正好是「僧帽」的天敵,可以克制水母過度繁衍。

羅柳墀表示,這次海神隨海潮漂流到太平洋,可能和全球暖化海水溫度上升、族群向北方擴散有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