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麗龍杯 塞爆各風景區

 |2012.01.31
94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龍年來到,龍有許多祥瑞用語,但環保團體抨擊「保麗龍」是「萬惡之龍」,不但千變萬化,而且會出現在我們四周,尤其今年春節假期長,各風景區塞爆,環保團體調查發現,各景點留下許多垃圾,以保麗龍材質的外帶用飲料杯居多,因此呼籲環保署禁止外帶用飲料杯使用保麗龍。

台南社區大學老師黃煥彰表示,今年是龍年,保麗龍是人工合成出來的「龍」,由聚苯乙烯發泡製成,盛裝熱飲雖然方便,但保麗龍變身成小顆粒時,極易被生物誤食致死,也會造成景觀的災難。

台南社大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統計,台灣有兩地方使用保麗龍最多,一是外帶式飲料店的保麗龍杯,另一是近海牡蠣養殖蚵架。民國九十八年環保署統計,連鎖外帶式飲料店一年用掉七點八億個杯子,且逐年增加,其中多數是保麗龍杯,只有一部分進入回收系統,其他全都流入日常環境。

黃煥彰指出,每年四月到七月,台灣海岸線上就會出現大量保麗龍,九十九年五月底,數以萬計的保麗龍塊出現在南起二仁溪北到曾文溪北岸防風林,長達二十五公里,許多生物更被一起沖上岸死亡,屍橫遍野。環團更發現,近年常有保麗龍沿著海水流到外縣市,甚至流去日本、太平洋。

針對環團的訴求,環保署廢管處長吳天基表示,九十五年起對八大行業實施限塑政策,但並未規範近年興起的外帶式飲料業,環保署去年五月起,強制要求連鎖外帶式飲料業者,必須對自備環保杯顧客給予減價、積點或加量等優惠方式,目的就是要減少使用包括保麗龍在內的塑膠產品;至於未來是否全面禁用外帶飲料杯使用保麗龍,環保署還在評估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