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因為台北市政府法規會和Google無法達成鑑賞期協議,超過半年期間,台灣的Android手機使用者無法在台灣的Android Market購買付費軟體。撰寫App的業者坦承,無法賣商品是對業者營收的傷害,網友更痛批法規會的恐龍法條嚴重傷害用戶權益。在總統大選前,業者發起一人一信向總統請願活動,希望靠網友力量讓北市府法規會正視這問題。
手機下載App的微型經濟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台灣電信業者每年舉辦各種App比賽,經濟部去年宣布投資上億打造App創業園區、扶植台灣App產業;但因為市政府與Google的僵局,台灣本地業者即使開發Android平台的付費軟體,卻連在台灣都不能銷售。
有業者在選前發起一人一信向總統請願活動,要求網友將標題為「請總統正視台北市與Google間『七天鑑賞』僵局對三百萬Android用戶的傷害」的信件寄到總統信箱,希望靠網友聚沙成塔的力量,讓台北市政府法規會正視這項影響用戶和產業發展的問題。
去年七月,因為有網友抗議手機下載付費軟體退費不易,引起台北市政府注意,隨後市政府法規會主委葉慶元解讀法令,認為在手機上購買軟體應比照網路、電視購物等虛擬平台購物原則,消費者應有七天的鑑賞期,要求蘋果公司的App Store和Google的Android Market等業者,都應提供「七天」的鑑賞期;Google則只願意遵循總公司的全球規定,提供十五分鐘的鑑賞期。
市府法規會與Google法律代表曾有過幾次談判,但雙方完全無法達成共識,市府堅持Google不能在「違法」情況下販售付費軟體,Google便從七月起停售付費軟體,台灣約三百萬Android手機用戶只能下載免費、試用版產品。
網友連續多月以來都抗議台北市政府法規會的恐龍法條,以及葉慶元「不作為」,導致用戶權益受損。
去年底Google慶祝下載一億次,推出軟體免費下載優惠,台灣用戶也享受不到,網友氣得在網路上「感謝」台北市政府「一開始替我們省了這幾塊美金、現在還教育我們不能拿免費的」。
網友也指出,台北市政府的做法除了傷害到台灣數百家的App開發商,最重要是影響Android用戶的權益。Google與台北市政府難達成協議,但卻讓不住在台北市的用戶也被牽連沒法買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