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冰層的南極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陸,年平均溫度為零下二十五度。百年來,冒險家前仆後繼的不畏酷寒前往探索,為紀念人類了不起的壯舉,除了挪威總理史托騰柏格上周踏入南極,迎接前來參加紀念冰封百年活動探險隊外,全球冒險家也為之瘋狂,使一向是「無人之境」的南極這幾周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英國人步百年前探險英雄史考特(Robert Scott)後塵,最為積極。絲坦瑟與麥葛思以為國爭光為名,競相成為第一位不靠外援單獨步行到南極點的英國婦女;穆瑞志在成為獨立一人走到南極點最老的英國人;二十二歲的威爾頓則夢想成為步行到南極點最年輕的婦女,不過她將接受空投支援。
阿拉伯國家也不惶多讓,四名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組成的「破冰」隊伍,將利用南半球的夏季跋涉過南極半島,並攀上一座無名山,以便以中東和平名義為該山命名。另一支遠征隊將橫越南極大陸東部,用一個大風箏拖動狀似房屋平底船的雪橇,穿過「難抵區域」。
高中生也不缺席,英國西諾丁罕郡學院學生全班將赴南極點旅遊,法國一家公司則計畫駕著「環保雪車」到南極點,拖回去年棄置於此的一架俄羅斯飛機。
澳洲最為傳統,探險家波卡羅將循舊路線,從威斗海的伯克納島到南極點,以成為第一位未受外援步行到極點的澳洲人,並宣揚大眾正視憂鬱症。
時光回到百年前,征服南極的探險家有許多「號稱第一」的傳奇令人難忘。英國海軍軍官史考特於一九一二年一月率隊抵達南極點後,才發現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已在一九一一年十二月捷足先登。到了一九九四年,挪威的艾尼森成為第一位單獨步行到南極點的人,另一位挪威人奧斯蘭德則是未受外援單獨步行橫越南極大陸的第一人。
來自愛爾蘭的薛克頓(Ernest Shackleton)二十世紀初曾三度到南極探險,他看事物美好一面樂觀態度也堪稱第一,他始終堅信自己最後一定會成功,不考慮其他可能性。一九一五年四月底,船被冰塊嚴重擠壓時,他並未關起房門召集幹部開緊急會議,讓已經非常憂慮恐懼的隊員更加緊張,而是在隊員吹口哨的伴奏下,在冰上輕鬆跳起華爾茲,此舉讓後輩津津樂道。
極地探險家蓋拉德因此分析說,如果從探險中要求科學性的調查和發現,史考特是第一人選;如果追求速度和效率,首推阿蒙森;不過如果遇到災難,出現致命的危機,最後跪下祈禱的薛克頓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跨世代冒險家對遠征南極表現的熱忱,的確使世上最後的淨土愈來愈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