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河南省茴村鎮茴村村人口五千多人,令人驚奇的是,其中有多達一千名書法家,占全村人口五分之一,茴村也因此被譽為「書法村」。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茴村人喜歡書法的歷史可追溯至一九一九年出生的茴村人鄭效治;鄭效治自幼喜歡書法,是一代書法名師,擅長隸書和小楷,留下許多墨寶;由他撰寫的漢高祖劉邦斬蛇碑、彭雪楓將軍碑等,在當地享有盛譽。在鄭效治的帶動下,茴村寫書法的人愈來愈多。
村內一位七十三歲老人黃昌宗從小隨鄭效治練習書法,他表示,那時家裡窮,買不起紙和筆,他就在和麵的板子上鋪一層麵,用手指練習書法,如今他是河南省農民書法家協會會員。
五十五歲的村民楊峰字寫得好,有間自己的創作室,名為「布衣堂」,堂內牆上掛著一首他自創自書的詩:「耕田有閒醉書法,推敲詩聯偶栽花。豈只陽春欣白雪,下里巴人樂更多。」楊峰是農民,僅上學三年,但他書法底子厚,靈感一來就能揮筆作詩。
茴村鎮黨委書記王作雲說,在茴村能寫書法的村民很多,統計有一千多人,其中隨便找一個都寫得不錯。他表示,他雖不太懂書法,但在他眼裡,這些村民個個都是書法家。
茴村文化服務中心掛著一幅對聯:「農商為養生,筆墨以娛情。」看著這幅對聯,今年初才上任的王作雲說:「這裡的農民不像農民,更像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