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 如何避免富不過三代

 |2011.12.14
266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陸第一本探討家族企業發展、傳承的報告書,昨天在北京公布。香港李錦記集團董事局主席、第四代的李惠森現身說法,直指「富不過三代」一直是企業面臨的問題,第一代創、第二代守、第三代敗;十年前,他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經過家族成員討論後,二○○三年決定成立「家族委員會」,並訂定「家族憲法」章程。

李惠森說,他們的「家族憲法」就是在「治未病」。很多家族經營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卻忘了經營家族,導致家族一內訌,問題就非常嚴重。提出「治未病」,就是在問題發生之前趕快解決,「不能等到兄弟吵架才想去解決」。

李錦記的企業家族發展,反映了多數中國企業的生命現象。

大陸全國工商聯、工商總局耗時一年多,透過普查獲得龐大數據,再以十八家優秀家族企業個案,全面探討家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報告」希望改變政府與社會長久以來對家族企業的誤解,讓更多人認識家族企業對勞工就業、社會穩定與現代化管理的貢獻,認識家族企業並不是落後、保守的代名詞。

在發表會上,課題研究組副組長趙茲指出,家族企業的共同問題都是發展與傳承,如何創新與綿延,許多台資企業也面臨相同的問題,值得借鏡。

報告中指出,全世界前五百大企業有三分之一是家族企業,例如美國沃爾瑪、福特;韓國三星;香港李嘉誠;台灣的國泰人壽、台塑集團等。

李錦記創業一百二十三年,傳承到第四代。從醬油起家的李錦記,事業遍布世界,素有「亞洲第一食品品牌」稱謂。但李錦記數十年來也面臨家族內鬥、爭奪股權、兄弟反目、分割分裂的痛楚。在發表會中,李錦記的第四代李惠森說,他們李家是透過家族憲法、家族委員會,來維繫家族的傳承及和諧。

李惠森說,家族委員會一年只開四次會,每次四天,不討論業務,只在相互溝通,分享生活、學習經驗、壓力來源,儘可能創造歡樂的氛圍,並構思未來發展。

他們的家族有硬體的憲法,也有傳遞軟體的文化與價值觀。家族憲法規定,第五代要在外面工作三至五年才能加入公司,做得不好一樣開除,家族成員沒有免死金牌,跟一般人一樣。軟的部分則在傳遞中華文化的美德。

目前家族委員會成員有二十六人,一般決定,半數以上通過即可,但要修改「憲法」,要四分之三以上人數才可以。

李惠森透露。李錦記還有比「中國更傳統」的不成文規定:不准太晚結婚、不准有婚外情(包二奶)、不准離婚,誰違法就要離開家族委員會。李惠森認為,家族企業中的個人要站在家族立場和高度去看事情,才能幫助家族延續經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