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紐約時報》報導,以往一向是由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拉丁美洲的經濟困難國家提供援助,然而風水輪流轉,現在變成拉美新興國家願意對IMF提供銀彈。
IMF主席拉加德一周來巡迴訪問巴西、秘魯及墨西哥,盛讚拉美國家在總體經濟方面管理良好,並採取有效措施使拉美免受歐洲債務危機的傳染。巴西及墨西哥財政部官員並表示,他們願意對IMF提供資金,協助IMF對歐洲紓困。
拉加德二日表示:「這些雙邊貸款非常重要,在必要時能有效增加IMF的資源;而且也象徵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準備在必要時伸出援手。」她表示,雖然IMF目前有三千九百億美元(約新台幣十一兆七千七百億元)可提供貸款,但如果歐洲的情況明顯惡化,這便可能不夠用,因此IMF需要更多獻金的可能性相當「確定」。
在一九八○及一九九○年代,許多拉美國家處於「失落的年代」,經濟停滯,通膨衝天。然而現在這些國家的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約百分之五十,還不到許多歐洲國家的一半。去年部分拉美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九;今年也有百分之四點五,比已開發國家高出三倍。
經濟學家及觀察家表示,這代表IMF與拉美國家角色互換。過去十年,巴西及鄰近國家致力於控制通貨膨脹,落實負責的財政政策,以恢復市場信心。同時中國大陸對原料商品需求,加上各國內需熱絡,帶動各國經濟強勁且持續成長。一些國家靠著預備基金及管理良好銀行體系,不但能夠撐過二○○八年美國的「次貸風暴」,現在也未受到歐洲危機的衝擊。
IMF目前正尋求拉美最大經濟體巴西(世界第七大)及墨西哥(世界第十二大),能與中國、印度、俄羅斯及其他有力量的新興經濟體協力。拉加德並強調,她此行就是為向這些從經濟風暴中崛起國家學習,以及「他們能給我那些建議及忠告」。
巴西財長曼提加表示:「這回IMF並沒有帶錢來,而是來要錢。我寧願當債主,而不要向人伸手。」財政部國際事務部主管柯森地表示,巴西有超過三千五百億美元(約新台幣十兆五千六百三十億元)的外匯存底,「我們有責任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