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老街古名「犁頭店」,因早期打鐵店林立而得名。隨時代變遷產業式微,僅存的「慶隆犁頭店」背負歷史使命,七年級生蔡進永不忍祖業消逝,放棄上班族工作接手,為打鐵文化傳承香火。有文史工作者形容:「如果沒有打鐵舖,老街就再也不是犁頭店。」
兩年前任職海運公司、二十五歲的蔡進永說,打鐵是家族永遠的驕傲,懂事以來在鐵堆長大,兒時拿小榔頭幫忙,被西瓜刀割傷手流血都沒掉淚。
許多老主顧喜歡蔡家的人情味,例如菜刀過硬易斷、過軟則鈍,慶隆的手工菜刀以鐵包鋼細心製造,雖然一支手工刀價格抵過四支工廠刀,但使用期限長,還有外縣市鵝肉餐廳專程訂購。
蔡進永發揮七年級的行銷觀念,透過宅配菜刀、網路臉書宣傳,希望為老店延續生機,他說,「做到做不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