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代表團在今年第五屆波蘭華沙國際發明展大放異彩,共獲得四十九金、三十九銀、十七銅、五項特別獎;包括製造電子、生醫健康、生活育樂等作品在十九個國家競爭中,共獲得一百一十面獎牌,可謂是本屆發明展大贏家,台灣創新實力揚威國際。
金牌作品中,包括草本植物萃取生技保健飲料、氣動式助講器、自豬肺臟萃取醫療等級膠原蛋白、3D技術人工牙根、具計數功能的抽取式衛生紙盒、太陽能滅蚊水溝蓋、多功能的海上救生艇、多功能環保節能冰箱等。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表示,華沙國際發明展於三日至五日在波蘭首都舉行,因為華沙機場濃霧加上飛機迫降跑道損毀,讓來自外國的參賽團隊必須在展場五百公里外的小機場入境,行李、海報與展示品與團隊脫鉤,因充電器材全在托運行李箱,團員自力救濟,用電火布、變壓器自製手機充電器,才恢復與外界聯繫。
生技醫療是台灣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中國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研發團隊,在垃圾桶中找到產業明星,副教授林詠凱、學生李嘉倩及嘉一香食品董事長陳國訓共同發明「自豬肺臟萃取醫療等級膠原蛋白」,讓含有豐富膠原蛋白的豬肺臟,從「廢臟」變成黃金,也避免牛組織培養膠原蛋白帶來的狂牛症傳染風險,獲大會評審一致好評,勇奪金牌。
醫藥等級膠原蛋白的加工物,可修補神經與血管,讓植皮手術順利,廣泛運用醫療皮膚潰瘍、燙傷、灼傷;在化妝品、機能性食品、組織工程與生醫材料領域,也有極大商業潛力。
另外,植牙市場商機無限,精進人工牙根生產技術,是搶下市場大餅的關鍵,今年三月中旬,台灣第一個國人自行研發的人工牙根問世。台北醫學大學牙體技術系講師范芳瑜、學生王珮伊共同創作的「新型表面功能化人工牙根與義齒之發明」以電腦立體3D技術,優化個人微笑曲線;這項技術大幅縮短製作時間也節省材料,是最符合效率與衛生條件的做法,也勇奪金牌。
另外,針對高齡人口失智症研發出的草本植物萃取保健飲料,及幫助手術後暫時或永久無法說話的病人出聲的氣動式助講器,在展覽中也極受矚目。
生活育樂項目,台灣發明人得獎的作品相當多元,許多製造業及電子業領域的發明品從綠色環保的概念出發,也獲得評審青睞,如自動提醒衛生紙盒、太陽能滅蚊水溝蓋、具有夜間光源及全球定位系統(GPS)導航和熱能保溫裝置的多功能救生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