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為振興埃及民主革命運動後的旅遊業,總理艾薩姆‧謝拉夫指示旅遊部、最高文物委員會及盧克索省官員和專家學者成立工作組,並投資十億埃鎊(約新台幣三十億元),展開盧克索省旅遊工程,參考古埃及法老時期的原貌,修復現存文物遺蹟,並改善盧克索的旅遊環境和設施。
盧克索建造在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古埃及都城底比斯遺址上,是古埃及遺蹟的寶庫,被譽為宮殿之城、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館,成為埃及的旅遊中心。
據考古學家估計,盧克索地區約有五百座古墓,僅尼羅河西岸的帝王谷就有六十餘座帝王陵墓,墓穴內有描繪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精美彩色壁畫。盧克索的古建築群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是卡納克神廟,其殿堂占地五千平方公尺,遍布精美浮雕。
籌畫中的旅遊工程主要包括參考歷史原貌,修建連接主祀太陽神阿蒙神的卡納克神廟和主祀太陽神和月亮神的盧克索神廟之間長約二千七百公尺壯觀的公羊大道;修建伊斯納神廟廣場,恢復三千年前俯瞰尼羅河的勝景;維護修繕伊斯納市的法老文物、基督教科普特文物和伊斯蘭文物;修建尼羅河河濱大道,以及其他相關的基礎工程。工程已獲得當地民眾及民間組織團體的積極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