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本北海道送給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一對丹頂鶴,經過一個半月的檢疫與適應,昨天公鶴「Big」率先亮相,成為木柵動物園的新明星。可能是遊客太多,Big大部分時間都躲在角落,但是大小朋友第一次看到新朋友丹頂鶴,還是很興奮,直呼好可愛。至於母鶴「貴華」,因為個性比較害羞容易緊張,最快要到明年初,才會公開亮相。
昨天是市立動物園搬遷木柵二十五周年紀念,除了有園遊會之外,園區的重頭戲,就是來自北海道的嬌客「Big」和台灣的朋友見面。台北市立動物園規畫每十分鐘只開放三百名遊客,其餘必須排隊等候入場。
園方表示,雖然「Big」從小由人類飼養,比較外向活潑、不怕人,但希望民眾參觀時別開閃光燈,並避免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到「Big」的生活作息。展示丹頂鶴鳥園的規畫也與大貓熊館很不一樣,沒有使用玻璃牆阻隔,僅用鐵絲網區隔,民眾可以非常近距離觀察丹頂鶴,如果碰巧「Big」站在鐵絲網邊,民眾與「Big」的距離,僅有不到三十公分。
還未開放參觀的母鶴「貴華」,因為從小由鶴媽媽養大,個性害羞內向、很怕人,連動物保母要靠近,都必須慢慢來。為了保險起見,目前讓「貴華」暫時待在「Big」後方區域,讓「貴華」慢慢適應有人的聲音,最快明年一月寒假期間,可以讓牠與民眾見面。
日本北海道釧路市也把這次的國寶丹頂鶴海外保育繁殖當成重要大事,包括北海道知事高橋晴美、釧路市長蝦名大也、一百多位當地村長,都一起來台灣看丹頂鶴適應狀況。
兩隻丹頂鶴來台之後,一度體重下降,「瘦」了一百至二百公克,讓台北市立動物園非常緊張,不敢貿然更換台灣本土食物,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才慢慢恢復來台前的體重,目前每天吃五十至六十公克的鶴料、二百公克蚯蚓。動物園研究員張志華指出,目前提供丹頂鶴鶴料、鴿料、蚯蚓、麵包蟲及魚類等食物,比例完全和日本養殖時相同,並視丹頂鶴的狀況,逐漸提高台灣本土食物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