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餐廳 年均浪費食材18億

 |2011.10.14
215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灣外食人口逐漸增加,餐廳成為食材消耗最重要的地方,為了解餐飲業者的食材使用情況,聯合利華飲食在今年九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六日,對在台北市、新北市登記營業的三百六十二家餐廳的行政主廚、廚師或老闆進行問卷調查,回收三百五十七份有效樣本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大台北地區每家餐廳平均一年食材採購金額為一百五十四點八萬,而食材處理過程中的庫存耗損比為百分之六點八,換算一年食材浪費十八億元,可讓台灣八萬二千名偏遠地區國小學童吃四年的營養午餐。

調查顯示,儲存不當、採購過量、未能確實掌握消費者需求,是造成食材丟棄的三大主因。調查顯示,雖然有八成廚師認為保鮮得宜,但有百分之三十三食材是因為儲存位置不當而過期,位居食材丟棄的第一名。八成五以上餐廳業者承認有因食材過期、或用不到等因素丟棄食材,但七成五業者平均每月丟棄食材比率在百分之十以下。

也有近三成廚師因採購過量,冰箱放不下,只好丟棄。更有九成餐廳會購買多於實際需求的食材,只為了庫存備料。台灣美食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張水田表示,不少廚師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喜好,寧可多進貨,也因此造成庫存食材丟棄。

調查也發現,近三成廚師認為無法完整利用食材的原因是「客人沒有消費需求」,這意味著,若餐廳菜單設計無法掌握消費者需求,就會大幅增加庫存食材的風險,讓丟棄問題更加嚴重。

為解決食材浪費問題,醒吾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系主任許燕斌表示,可從菜單、人事、廚房三方面檢視。若餐廳能做好妥善規畫冰箱儲存空間,並秉持先進先出的管理原則,食材就能有效保存和使用。他舉例,有不少餐廳會將食材連同紙箱放進冰箱,但紙箱容易受潮孳生蟑螂,又會加速食材腐敗,若能在食材送達時先將食材分類、分層、分溫度存放,並記錄進貨日期以色卡分類,就能大幅減少食材浪費。

為讓食材更有效利用,聯合利華飲食策畫集結餐飲業重要人士,推動「永續廚房」運動,製作小冊指導餐飲業者作好採購、廚房管理及廚師教育等工作,包括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台灣美食藝術交流協會、台灣廚師聯盟、台中金典酒店、台北圓山大飯店等餐飲業者都已同意加入推動可減少浪費、增加獲利又環保的「永續廚房」運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