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經過夜市,看到年輕乞丐趴在地上求乞,興起同情心,丟了些錢到破碗裡。以後每當經過夜市,他都會注意乞丐在不在。
有一天,作家到藝術學校看學生公演,男主角頗有偶像架式,演技爐火純青,成了舞台焦點,作家留下深刻印象。
又有一天,作家經過夜市未見乞丐,有點記掛,向攤商打聽,有人用曖昧眼神,低聲對作家說,那是「假乞丐」,有人看他到晚上打烊後,起身跑回違建小屋。
作家有了受騙感覺,決定「揭穿騙局」,晚上在夜市觀望,看到「假乞丐」跑回違建中,把乞討的錢交給躺在破床上一名病奄奄的人,急著換裝要離去。
「假乞丐」的臉愈看愈熟,作家想起來就是藝校公演那位男主角,他心想,莫不是演戲需要,想體驗乞丐生涯?假乞丐有點尷尬,低著頭想走人,作家叫住他,交談之下才知,他偶然得知真乞丐病重,無法求乞,生活危急,自己演技還不錯,就自告奮勇,下課後替代求乞,為真乞丐解決燃眉之急。
作家聽了眼眶發熱,塞了一把錢給真乞丐,拍拍「假乞丐」的肩膀,默默離去。
人往往憑感覺,道聽塗說,眾口爍金,壞了正事,毀了真象。聽到傳聞,一定要查明真象,用心想一想,不要妄下判斷,胡亂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