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二日指出,北極今年春天出現加州面積五倍大的臭氧層破洞,大到首次能和南極的臭氧損耗匹敵。
北極的嚴寒空氣形成這個前所未有的大破洞。這個破洞一度通過東歐、俄羅斯和蒙古上空,讓當地人口暴露於較高、但非持續性層級的紫外線當中。
破洞本身是由於極端寒冷的氣溫,造成水蒸氣和硝酸分子凝結,進入下平流層的雲當中。這些雲先後成為「床」,讓大氣中的氯分子轉變為會吞噬臭氧層的活性化合物。
南極的臭氧損耗傳統上比北極大得多,因為南極溫度遠低於北極。
二○一○至二○一一年冬春之際在北極進行衛星測量,結果發現臭氧層在距地表十五至二十三公里處嚴重耗損。最嚴重的損耗超過八成,介於距離地表十八至二十公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