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新華社二日發表評論,指美國參院推動與匯率相關的議案,矛頭直指人民幣,是選戰的政治噱頭,呼籲美國國會不要把問題「政治化」。新華社強調,中國二○○五年開始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百分之二十九點六八,而美國人對人民幣升值近百分之三十仍感到「不解渴」。
新華社指出,人民幣今年升幅便達百分之三點八五,近幾個月更有加速趨勢。但自彼得森研究所二○○七年提出人民幣被低估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說法之後,美國政府便把升值百分之四十作為向中國施壓的理論依據。「人民幣升值」已成政客的口頭禪,「只要美國經濟放緩,大選臨近,美國便出現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這已經成為習慣。」
新華社說,美國參院的法案把「操縱貨幣」與「貿易補貼」直接掛鉤,所以可能使美國企業對中國掀起貿易戰。
新華社說,中國的長期立場是,匯率不是導致兩國貿易不平衡,或使美國人失業的原因,「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升高,使人民幣匯率重新成為被攻擊的目標」。社論並指「匯率議案推動者的觀點更像政治噱頭」。
大陸《證券日報》報導,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步伐再次加快,最近兩個星期內連破六點三八、六點三七兩個關口,創匯改以來新高。業界人士估計,短期內人民幣仍將穩步升值,年內升值幅度預計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