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在困境中奮鬥有成的飲食店女主人,別人問她成功的秘訣,她說「大巧無工,真心對待」,聽者對這「文謅謅」的答案一頭霧水,似懂非懂。
大巧是一種極致,一種美好。是一意境,一種哲理。大巧除了努力,還要真心,更要誠意。
從事藝術創作,有「大巧若拙」的說法,中國美學強調去機巧,重天然、去機鋒、重淡然、師造化、輕人工;不像西方藝術,塗胭抹脂,五顏六色,繽紛出奇。
大巧若拙,美學說的「拙」並不是笨拙,反而是一種智慧,一種哲理。像中國美學推重枯槁的美感,枯籐、老樹、寒鴉、殘荷、頑石,都包含無限美感、生命的韻味。
大巧若拙是老莊境界,是最高的巧,最高的巧看起來像不巧,大巧是超越一般的巧,是絕對的巧。
說起來似很玄,其實也沒那麼深奧,只要真心,大巧自然呈現。許多人吃遍大飯店、大餐廳,為什麼總覺沒有媽媽煮的菜好吃?因為媽媽作菜除了食材作料工法,還有母愛,這是媽媽的味道,不是一般人能取代,同樣小吃店老闆娘把客人當家人對待,作出來的菜當然不同。
現代行銷講求專業,花樣十足,但總讓人感覺太商業化,噱頭有餘,誠意不足。做人也一樣,若能「大巧無工,真心對待」,則無往不利。(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