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二十二年後,台灣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老國家,國內老人醫療資源卻鬧人力荒,據統計,全台領有老年醫學專科醫師執照人數只有七百五十七人,換句話說,平均一位醫師要照顧多達三千三百零二位老人,在年輕人外流的農業縣市,情況尤其嚴重。推著輪椅等電梯、柱著拐杖排復健,醫院缺乏「親老」設施,常叫老人感嘆像闖迷宮,宜蘭羅東聖母醫院為此將募款籌建全台首座老人醫療大樓。
台灣老年人口近二百五十萬人,相當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是老人,但根據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資料顯示,全台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不到小兒科三分之一,卻需負擔三倍以上的照護量。
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感嘆,相較於小兒科專科醫師有三千零四人,平均每人照護一千一百九十八位兒童,老年醫學專科醫師的「超額」負擔,可見一斑;尤其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的就醫次數、就醫頻率都較常人高,一成的老年人口,卻占了健保支出的四成費用。
老人醫療資源不足在農業縣市格外嚴重,以老年人口百分之十三點零八、老化指數高達八成五,全台前五大高齡縣之一的宜蘭縣為例,分配到的長期照護資源卻是全台倒數第七。羅東聖母醫院每天的病患當中,老人病患高達四成。一大早,大廳就擠滿不會上網掛號的老人家排隊掛號;其他醫院情形也相去不遠,每每看到上百老人推著輪椅、柱著拐杖等電梯上高樓層做復健的情景,總令李永興心酸不已。
李永興表示,羅東聖母醫院在台服務五十九年,來自義大利的二十多名神父、修女沒有離開,只是也隨著台灣人老了,加上近三年來老人病患住院及門診病人相對成長,放眼台灣,只有兒童醫院卻沒有老人專科醫院,亟需有一棟整合慢性病治療及長期照護於同一樓層,設計全依老人需求,安全無障礙的「全親老」老人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