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禪話》 《金剛經》的境界

星雲大師‧圖/李蕭錕 |2011.09.26
3158觀看次
字級

明代曹洞宗的湛然圓澄禪師,會稽(今浙江)人,得法於雲棲袾宏禪師,三十歲悟道。先後於徑山萬壽寺、嘉興東寺、雲門顯聖寺、金陵延壽寺、紹興華嚴寺等名剎大興弘化,以平易簡明的宗風名重一時。

有一次,圓澄禪師路經寶林寺,寺裡正在講說《法華經》。寺僧們看到圓澄禪師,感到機緣難得,極力邀請圓澄禪師為大家講《金剛經》。

圓澄禪師笑了笑,說:「你們都已經講《法華經》了,何必費神要我講《金剛經》呢?」

經過眾人再三的懇求,圓澄禪師推辭不了,只好大手一揮,豪氣地說:「好吧!大家讓開。」

寺僧們馬上讓出一片空地,靜靜地等候聆聽法音。

圓澄禪師看著眾人微微一笑,說:「大家看好了!」說完,便挺起身子,在原地翻了一個大跟斗。

大家起初愣了一下,後來有幾個人終於忍不住笑了出來,接下來全場捧腹笑成一片。

其中有一位年高的長老問禪師:「哎呀!您也有一些年紀了,怎麼還像個少不更事的年輕人這樣翻跟斗呢?」

圓澄禪師哈哈一笑,說:「《金剛經》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這裡要講《金剛經》,這不就是佛地嗎?我不是翻跟斗,我是為佛作禮啊!」

年高的長老再問:「您不覺得也要對三寶恭敬嗎?」

眾中有人接著問說:「那怎麼樣恭敬三寶呢?」

圓澄禪師回答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般若身」,山林水邊,固然可以修道;熱鬧的街市,未嘗不可修行。圓澄禪師用翻跟斗作為講《金剛經》,其實,胡跪、叉手、圍繞、瞻仰、合掌、問訊、頂禮,無有不是對三寶恭敬之禮。不過,這都是形象上的,還是要以般若真空之理,與佛相應。就像須菩提雖然在家宴坐,佛陀卻說他已迎接佛陀了。因此,虛空之中,那裡沒有般若?那裡沒有佛的法身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