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一名頭胎採剖腹生產的三十四歲陳姓婦女,懷第二胎時堅持自然產,經醫師嚴謹評估後,本月初順利生產。高雄長庚醫院指出,醫院這類個案成功率達六至八成,僅千分之七可能碰上子宮破裂風險。
高雄長庚婦產部長龔福財指出,剖腹產後嘗試自然產,醫界稱為VBAC ,據醫院近年的統計,這類個案約占百分之十二,比美國的比率還高。
婦產科臨床上,普遍存在「一胎剖腹終身剖腹」觀念,但最近幾年,醫界對此也有所反思。龔福財說,他曾碰過第五度要求剖腹產的個案,對有經驗的醫師而言,都是一大挑戰。因為多次剖腹生產的肚皮,不但疤痕結痂硬化,子宮、網膜、膀胱都可能沾黏,剖腹接生層層都是關卡,不但手術時間拖長、不易縫合,預後也會比較痛。
不過VBAC的個案也不是全然沒有風險,龔福財說,前胎剖腹的婦女,子宮如果採取直立刀法剖切,再懷胎時胎兒又過大,並不建議選擇自然產,否則子宮約有千分之七的破裂風險。再則醫療院所,如果沒有具備緊急剖腹產的因應能力,已剖腹過的孕婦要選擇自然產,最好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