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去年首度在北京舉辦的兩岸漢字藝術節,今年移師台灣,規模更大,昨起陸續在故宮、歷史博物館、國父紀念館和華山文創園區展開,民眾可欣賞難得一見的漢字藝術大家作品大集合。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強調,漢字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兩岸即將掀起漢字熱潮。
兩岸漢字藝術節昨天在故宮開幕,邀請九十七歲張光賓、八十五歲陳昭貳及九歲的黃庭等十位百歲以下的書法家,用十種漢字古今字體,寫下「書香傳大地、漢字貫千秋」,象徵老少書法家百年薪火相傳。
故宮院長周功鑫指出,未來將推動大故宮計畫,在文創園區成立漢字博物館,推廣漢字文化。館內會結合傳統和科技的方式呈現漢字,讓新世代更認識漢字文化的藝術。
文化總會表示,今年的兩岸漢字藝術節共有六大漢字主題特展、包括王羲之、顏真卿、蘇軾、于右任、張大千、王壯為、譚延闓、溥心畬、胡適、徐冰、岳敏君等古今漢字藝術大家作品同台展出。
此外,配合漢字藝術節,故宮展出十四件歷代珍貴書法真跡;歷史博物館策畫「海嶠風華—近現代名家書跡展」,展出近現代六十多位書法名家作品;國父紀念館也推出「兩岸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並將傳統書畫與電腦科技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