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江蘇南京有位和先生,在愛子出生的九百多天內,為子寫了超過四百七十篇日誌,共計六十多萬字,另還拍了五千多張照片,記錄兒子美好的成長歷程。他說等兒子「牛牛」長大,他要將日誌整理出書,作為送給兒子的禮物。
算起來,和先生平均一點八天寫一篇,每篇字數平均約一千兩百五十字。「牛牛體形是愈來愈發福了,抱在手裡愈來愈沉。有時想想,就當是練啞鈴了。胖乎乎的啞鈴,感覺很好。」和先生生動的比喻,吸引眾多網友瀏覽,一名網友說:「真是不容易,不僅要細心地觀察孩子的細微成長變化,還要行之於筆端,這不僅需要有媽媽般的細心和耐心,還要有文學家的筆觸。」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和先生的日誌內容從單純的食衣住行,變成了孩子性格的培養;他在日誌裡,時常寫出孩子進步的地方,還有需要改進之處。他表示,透過寫作、下總結,他會認真思考教養孩子的方式,並試著改變。
和先生說,他過去寫日誌只是自娛,但關心他的人愈來愈多,就成了一種動力。他說:「一開始只是寫著玩的,漸漸地,兒子身上表現的樂趣愈來愈多,文字也就不斷增加。找到一般人易忽略的細節時,寫下來,樂趣無窮。」
和先生表示,這些日誌全是利用工作空暇時寫的,有時下班很累,幾度想放棄,但家人的動力促使他堅持了下來。他表示,他七旬的父母親住在江西,無法常常見到孫子,因此幾乎每天都要上網看日誌,彷彿孫子就在身邊。
和先生說,每篇都是一個故事,例如第一次會笑、第一次走路。他說,許多父親為了事業,忽略了陪孩子成長的快樂,十分可惜。和先生說,等孩子長大、條件充裕,他一定要出書,當作孩子成年的禮物,包含著滿滿的愛送給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