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健保年年哭窮,保費年年喊漲,醫療黑洞恐是主因。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日前協商一○一年的健保總額,其中總額近二百億的專案計畫引發爭議。
醫院所提費用爭議有:補貼醫院因類流感病患增加的四十億、補助新制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增加的人力成本七十億和總額近二百億的數十項專案試辦計畫,遭消費者代表強力反對,協商破局,本周將送衛生署裁決。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過去十年,每年數十項專案試辦計畫,儼然成為醫界的私房提款機,以一○○年度為例,專案計畫高達二十七項,直逼一百六十五億元,缺乏監督和退場機制,優劣參差不齊,有成效極好的乳癌、肺結核、糖尿病等照護計畫,也有惹人爭議、成效不彰者,如家庭醫師制整合照護計畫,七年來難以落實,卻年年試辦。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長蔡淑鈐回應,專案計畫屬專款專用,一為保護弱勢民眾就醫權益,二為提升醫療品質或改革,實際用多少才付多少,包括罕見疾病、血友病和器官植移手術後抗排斥藥物等,都由專案計畫支出,以避免預算遭排擠,每年也邀集外部專家進行評核,成效不彰者立即予以停辦,且大部分計畫都有結餘款,回撥給健保安全準備金,絕對沒有外界質疑的黑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