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樂器 精雕1/12

 |2011.09.21
128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袖珍藝術家林誌鵬熱愛音樂,雕刻刀就是他的指揮棒,他精雕各式提琴,尺寸全是實物的十二分之一!他想蓋一座袖珍樂器博物館,集合袖珍版樂器,組成用眼欣賞的「超迷你」樂團。

美工出身的林誌鵬國中起深深為古典音樂著迷,但苦無拜師機會,偶爾練習直笛無法滿足他對音樂的渴望,直到當兵時,他找到另類出口;他在營區發現廢木材,利用休假拿美工刀雕刻出第一架袖珍鋼琴,從此與袖珍樂器結下不解之緣。

為求完美,林誌鵬製作一把袖珍提琴需耗費三、四個月,在前置研究及後續製作工作中吃盡苦頭。製作前,他得先查詢每個樂器的資料,舉凡書籍、圖片,不放過絲毫線索,甚至反覆比對每把琴的音色,確認琴的正確尺寸與材質。

林誌鵬說,製作過程需要高度耐心,若沒有決心,熱情很快會消失。他對作品的要求很高,一旦發現不完美,他會毫不猶豫地淘汰;而即使是被淘汰的「次級品」,林誌鵬的親友也會撿去,如獲至寶。

這些樂器無法彈奏,但林誌鵬感性地說,每復刻一個樂器,就像重建了歷史,喜悅難以形容。被問及如何從美術領域跨越至音樂,他說,藝術沒有界線,「色彩有紅橙黃綠藍靛紫,音樂也是Do Re Mi Fa So La Ti,都是七個嘛!」

投入創作近十年,林誌鵬希望拓展其他樂器,目標是蓋一座袖珍樂器博物館,訴說每個樂器的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