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大學指考分發共有一千七百多個科系,考生該怎麼填才不會高分低就?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建議,做完落點分析後,成績非前段的考生至少要填五十個志願,以自己的成績為分水嶺,往前填二十個志願,往後也填二十個志願較保險。
劉駿豪指出,大學招生聯合會分析,每年有二千五百名考生錄取自己填的第一個志願,根據他過去輔導經驗,不乏考生不敢放膽多填幾個排名較前的志願,結果「高分低就」,分數比實際錄取的校系高很多。
他建議考生多填幾個比預估落點高的科系。至於科系要怎麼選?劉駿豪建議,落點分析後會有一大串建議的落點科系,先刪除自己沒興趣或不喜歡的科系,再從剩餘的科系中挑選喜歡的,如果有時間,多做幾家落點分析,讓自己的落點更準確清楚。
大同大學推出的落點分析,負責設計的大同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湯政仁蒐集各人力銀行的職缺、各大學的收費標準,讓考生做出落點後,還有其他各種參考指標,告訴考生與家長,某所大學要花多少錢才能念完四年。例如台北學生到屏東念書,交通費、住宿費與生活費都計算在內,湯政仁表示,家長和考生都可有更多參考資訊。
大同大學除在大學博覽會提供免費預估落點服務,考生也可以上網自己預估落點,網址為:http://www.gott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