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因人類濫捕貝類或撿拾貝殼收藏,導致墾丁地區寄居蟹面臨「無家可住」的生存危機,只好寄居在燈泡底座、塑膠瓶蓋內(見圖/潘欣中),讓人看了心酸;因此,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發起「還寄居蟹原來的家」活動,三個月內各方寄來各式貝殼、螺殼,成功為七百多隻寄居蟹「換新家」。
「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只在一處海灘撒貝穀,就發現十三隻寄居蟹來換新家。」長期研究墾丁陸蟹的海洋大學助理教授何平合說:「放大來看,就知道這現象在墾丁有多嚴重!」他說,寄居蟹隨身體增大,須更換貝殼;但人類撈捕採食貝類,或撿回家作紀念,甚至製成紀念品販售,長年下來,貝殼消失的數量相當可觀,寄居蟹找不到貝殼,只好棲身於人工廢棄物。何平合說,寄居蟹腹部柔軟,若無硬殼保護易失去水分或受獵食者攻擊。
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四月發起「還寄居蟹原來的家」活動,各地寄來近千個空貝殼;專員黃淑凰觀察記錄,估計有七百多隻寄居蟹來「換新家」。台中市鄭君白夫婦說,看到寄居蟹背著酒瓶蓋,讓曾撿貝殼回家的他們感到心痛又慚愧,因此專程把五年前帶走的十多顆貝殼還給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