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前甫慶祝被發現一百周年的人類珍貴遺產祕魯印加古城遺跡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有近六百年歷史,被視為印加帝國最重要的象徵,因未能獲得完善的保護,致損壞嚴重,前景令人擔憂。
根據考古研究,馬丘比丘古城以複雜的天文和工程概念,在海拔約二千四百公尺的安地斯山建造,是古印加帝國的神聖之地,一九一一年,被美國考古學家賓漢(Hiram Bingham)發現,揭開了古印加王國的神祕面紗。一九八七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馬丘比丘定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後,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遊客前往,光去年就有近八十萬人參觀。
參觀印加帝國古城遺跡的遊客人數逐年增加,引起了相關保護問題的爭議,今年六月,馬丘比丘差一點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瀕臨危險的世界遺產名單中。祕魯政府曾經考慮將此觀光勝地關閉一陣子,或限制參觀人數,但最後都不了了之。
二○一○年初,馬丘比丘所在的烏魯班巴省(Urubamba )豪雨不斷,沖毀橋樑,阻斷許多村落對外通訊,造成極大損害。祕魯政府雖在第一時間搶修鐵路交通,救出遊客,卻未對古城付出相同的努力。據了解,馬丘比丘每年為祕魯帶來一億零八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十一億元)收入,占該國觀光收入的七成,政府卻未回饋改善當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