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財政部關稅總局、基隆關稅局爆發海關關員涉及集體收賄、接受性招待,包庇業者走私的重大弊案,檢調昨天動員二百一十六名調查官,兵分三十九路發動搜索、約談,連甫升任關稅總局副總局長的呂財益也涉嫌收賄,並傳立委助理涉案,檢調不排除案情擴大。
北檢去年接獲檢舉,指關稅總局、基隆關稅局多名關員涉嫌集體包庇走私,經北檢指揮高雄巿調處及北機站蒐證逾一年後,發現確有業者私運不得進口或禁止輸入的物品,並透過報關業者協助疏通關員,關員即對於業者申報進口的蓮藕、石材、磁磚、魚貨、利口酒及巧克力等貨品,協助低報價格逃漏關稅、規避查緝、違法包庇放行。
國內法令規定只能進口大陸原石,涉案官員被廠商買通後,進口加工後的貨物不必檢驗,整貨櫃直接送到建築工地;此外,法令規定只能進口加工品的蓮藕,涉案官員讓業者引進生鮮蓮藕,還幫忙減免稅則,為求利益視法令為無物。
據了解,一名張姓立委助理涉嫌居中擔任白手套,協助業者到關稅局施壓,另私人報關行也替業者送錢給關稅局關員。涉案關員收受相當比例的禮金或接受不當招待等方式,收受賄賂,時間達數年之久,不法金額難以估算。檢調還發現,基層公務員在報關行或貿易商插乾股分紅,行為相當囂張。
檢調依貪汙違背職務收受賄賂、圖利、懲治走私條例包庇走私等罪嫌偵處該案,呂財益與基隆關稅副局長張良章等海關高層官員、多名關員與六、七家廠商和報關行,共二十九人被約談到案。
呂財益曾任基隆關稅局長,剛升任關稅總局副總局長,在海關服務年資超過四十年,七月一日稅務節才獲頒資深關務人員獎,原本將於十六日屆齡退休。他到案後初步否認涉案,並辯稱遭人挾怨報復,但因有事證顯示案情發展不利於他,檢調將進一步深入追查。
財政部高層官員說,檢調搜索的範圍包括兩大類,分別是高雄關稅局在民國九十八年七月的通關相關資料,當時呂財益、張良章都在高雄關任職;另一方面則是調閱九十九年的海關人事升遷資料,藉此釐清相關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