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又到了割稻的季節,這陣子最紅的就是幫人收割的「代割人」;屏東縣潮州鎮泗林里長李正順是有名的「割稻達人」,那裡稻穗成熟,那裡就有他的身影,他甚至還有「割稻地圖」,每年一路從屏東割到台南,再到彰化、台北,「移動時間是看稻子成熟時,移動路線則是跟著稻田走。」
六十歲的李正順早從三十年前就從事代割這一行,過去人工收割的時代,農村多半有「割稻班」,十多人組成一支「代割軍」四處幫人割稻,後來改為機器採收後,代割人只要兩、三人一組,再加一台有賓士身價的割稻機,就可以全台「割透透」。
「做這一行就是等待稻子成熟時」,李正順自己只種了幾分田的稻,不過割稻卻是割出了名,他說,每年大約從五月下旬起,最南的屏東稻作就開始採收,「生意就會隨著稻作成熟不斷湧進」,一天平均可以採收三、四甲左右。他說:「等這個月屏東結束後,下個月就轉戰台南、然後一路到彰化、新竹,七、八月間就到台北。」季節性的游牧生活,讓李正順在全台各地結交了不少好朋友。
三十年來,李正順至少用了七台割稻機,每一台幾乎都陪他走過全台灣,他說,這一行「真趣味」,稻子成熟了,田外追著他跑的是種稻人,田裡追著他跑的則是白鷺鷥、黃頭鷺,一大群鳥兒追著割稻機找蟲吃,「農村的樂趣不就是這些嗎?」
當然代割人也有辛苦的一面,李正順說:「以前割稻機裡沒有冷氣,常常熱到不行。」他說,現在車內有冷氣,工作起來輕鬆多了,但是多變的天氣常常考驗代割人的技術,刮風下雨時就得休息,如果遇到倒伏的稻子,就得「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