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用兩個小時來交換孩子的一個好行為是否值得?我會覺得,這個投資報酬率真是太值得了。尤其是零到六歲的幼兒時期,如果家長能用較多的耐心和時間,來建立孩子的態度與習慣,這些行為將影響孩子往後到青少年、甚至出社會的人生價值,因此,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投資。
有一次,Christopher刷完牙,杯子亂丟,我看到了立刻說:「請你把杯子放好,這次放的時候請不要有聲音。」他回答:「不要。」我又說:「Christopher,請你把杯子放好,放的時候不要有聲音。」沒回應。我又繼續說:「Christopher,你已經刷完牙了,就要把漱口杯放好,不要用扔的。」他看了我一下,然後就離開了,離開沒多久,他又走了回來。我又說:「請你把杯子放好,放的時候不要有聲音。」結果他手一碰,杯子滾到地上去了。我繼續說:「請你把杯子沖乾淨,放好,不要有聲音。」等他都做好了。我就用愉快的聲音說:「好了,走吧!」
第二次是我們在後院玩水,玩得很高興,要離開時,我看到Christopher把掃把弄倒在水裡,就告訴他:「請把掃把放好,立起來,因為你把掃把泡在水裡,掃把會腐爛掉。」他說:「不要。」我說:「請你讓他站好。」他說:「我不要,我要進去了。」我說:「我在這裡等你,你要記得回來喔!」沒幾分鐘,他回來了。我說:「Christopher,請你把掃把放好,快起風了,我們要準備進去了。」他又看著我。我又說了一次:「Christopher,請你把掃把放好。」等他做好了,我告訴他:「Christopher!謝謝你,你很棒,但是,請你下次快點好嗎?」
到這裡,大家可能以為這樣就結束了。結果,才隔沒幾天,當我們在喝湯時,他說:「我不要喝這個。」就咻的一聲,把湯匙甩到地上去了。我說:「Christopher,請你把湯匙撿起來,拿去洗一洗,再回來喝湯。」他說:「我不要。」我說:「Christopher請你把湯匙拿起來,並拿去廚房洗一洗。」……這次終於快一點了。
這個過程,就是我所指的投資報酬率。第一次,媽媽可能需要利用一個小時或四十分鐘的時間跟孩子溝通,第二次可能是三十分鐘,接著愈來愈快。在一次一次的練習後,孩子會愈來愈了解父母的規矩和尺度,因為知道媽媽非常堅持,漸漸的,這些行為就變成孩子日常生活的習慣,所以一開始用較長的時間來建立孩子的規矩,絕對是非常值得的投資。
就在事情過後沒多久,有一次,Christopher不小心把東西弄掉了。當我正準備告訴他:「Christopher,請你把它撿起來」時,他已經蹲下身去撿拾,並且回頭告訴我:「媽!這是不小心掉的啦!」可見,孩子真的了解而且牢牢的記在心裡了。
當然,媽媽也是人,也有情緒和脾氣,當孩子屢勸不聽時,總有想要放棄或妥協的時候;這時,請提醒自己,花一點時間建立孩子一輩子的好習慣,絕對是值得的投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