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賴炯福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昨日為兩千位出席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第七屆第五次理監事暨督導會長聯席會的精英幹部會員開示,指出「我們的未來安住在哪裡?如何開拓財源?我們的眷屬在哪裡?我們的安心之道在哪裡?歡喜之道在哪裡?」五道疑問。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代表佛光會幹部,向星雲大師提出五道疑問請法,「我們的未來安住在哪裡?」星雲大師說,未來永遠的家是佛國淨土,如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淨土、東方藥師佛琉璃淨土、華嚴淨土、維摩唯心、人間與大乘不共等淨土。
大師進一步說明,離我們最近且最容易前往的淨土就是兜率淨土,普羅大眾修十善者都有機會前往,在人間則是住在當下佛法歡喜自在中。
人在世間需要金錢維持生活,「什麼是發財之道?」星雲大師表示,一生不曾有存款,也沒有辦公桌、保險箱,他強調,世間財富非唯一,人生可享有不一定要擁有,例如:陽光、空氣、思想也是財富,出家人擁有三千大千世界;整個「世界」都是我的,有佛法比財富重要,世間財富靠不住,佛法包括財富,但財富不包括佛法,心中有信仰,發法財比較可靠。
「我們眷屬在哪裡?」大師表示,眷屬不一定指太太、先生、子女等有血緣關係的人,如沒有血緣關係但有佛法的眷屬,即「法侶」,信仰能調劑身心,與諸佛菩薩、大阿羅漢、祖師大德做眷屬就是最好的眷屬,其實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眷屬,有緣佛住世,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當覺培法師提出「我們的安心之道在哪裡?」星雲大師問大眾:「你們要安心嗎?」全體大眾異口同聲回答
:「要!」大師舉出禪宗二祖慧可斷臂求法公案說明,有佛法,則煩惱成菩提,安心需靠自己在大眾裡磨練,不經千錘百練、千生萬死,道德不容易增長,要將心安在慈悲、歡喜。
星雲大師最後指出「歡喜之道在哪裡?」他表示,「讚美讓人很歡喜。」情感最容易變化,他強調,即便是大善知識的一罵,能讓我們懂得接受,這也是歡喜,佛經一段經文讓我們心開意解,也是大歡喜,其實發心裡有歡喜,歡喜處處有,唯有佛教多,勉勵大眾不要吝惜「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一切都吉祥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