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本進口的食品是否遭受輻射汙染?國人要如何才能吃得安心?針對這兩大問題,政府官員昨天表示,日本輻射外洩區域未對台灣輸出有輻射汙染之虞的生鮮農產、水產及乳製品,而台灣從日本進口的蔬果,只有蘋果、梨、山藥,逐批檢驗也都沒問題,國人不用擔心吃到日本輻射蔬果、食品。
新聞局長江啟臣昨天邀相關部會官員召開記者會,說明政府因應日本核子事故因應作為。在食品安全部分,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二十日起已全面監測日本輸入台灣的八大類產品,並抽驗十二日以後生產的加工產品,到目前為止,抽樣樣品均合格。
對於美國暫停進口日本輻射外洩區域出產的乳製品及其他產品,台灣是否跟進?康照洲表示,日本鮮奶並未進入台灣;如果是加工品,因日本已禁止輻射汙染地區農產品採收、使用,應該不會進入加工鏈,這部分政府會加強監測。
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重申,十四日起已擴大針對日本進口的生鮮或冷凍的蔬果、水產品、海藻、乳製品、礦泉水及嬰兒食品等,採取「逐批查驗」輻射劑量,迄今只有一件生鮮蠶豆外莢檢出微量輻射,業者放棄進口。
蔡淑貞指出,凡是十二日以後製造、進口的日本泡麵、餅乾、糖果、醬油與調味粉等加工包裝食品,衛生署也在邊境關卡加強抽驗,距離福島核災事故地點愈近的產品,抽驗頻率愈高。
她說,據了解,日本福島、宮城、茨城等輻射外洩區域,未對台灣輸出有輻射汙染之虞的生鮮農產、水產及乳製品。
由於秋刀魚季將展開,屆時我國漁民會在日本外海的公海捕撈,國人擔心市面上的秋刀魚可能含有輻射塵。對此疑惑,漁業署長沙志一表示,目前市面上販售的秋刀魚都是去年捕獲冷凍的,國人可安心食用。
他補充,秋刀魚季六月底才開始,且公海漁場距離福島非常遠,現在沒有台灣漁船在日本鄰近海域作業,國人不用過度擔心捕到汙染的輻射魚,漁業署也會加強檢測。
在蔬果方面,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許漢卿表示,台灣蔬果輸出日本的比較多,從日本進口的少,大多是蘋果、梨子及山藥,加上日本蔬果價位較高,進口的數量極少,經過逐批查驗,不用擔心買到輻汙的日本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