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利比亞強人格達費在首都的黎波里的官邸二十日晚遭聯軍飛彈襲擊,格達費本人迄今行蹤不明;聯軍獵殺「斬首」之說不逕而走。但對是否攻擊目標要針對格達費本人,聯軍中的英國與美國看法不同,英國內部也是各說各話。
英不惜動用碉堡剋星
英國國防大臣福克斯二十日明白表示,英國準備發動「外科手術式打擊」翦除格達費。有英國官員私下坦承,他們希望促成政權更迭,扳倒格達費政府。福克斯隨後就批准英國空軍攻擊格達費官邸的命令。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福克斯二十日表示,若能夠避免傷及無辜平民,他打算批准以威力強大的「碉堡剋星」(GBU-28精準導引炸彈)轟炸格達費的藏身處。
但英軍參謀總長理查斯出面否認,他堅稱,聯軍不會以特定人物為攻擊目標,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也不容許聯軍這麼做。英國外交大臣海格二十一日則出面試圖協調說法不一;他拒絕將格達費排除在空襲目標之外。他說,但這得「視當時情況而定」。
但美國國防部長蓋茲不同意「斬首」格達費。他強調,聯軍如在軍事行動中試圖獵殺格達費,是「不智之舉」。有官員私下表示,獵殺格達費不是難事,問題在格達費死後,利比亞政局難以收拾。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幕僚長戈特尼二十一日在華府的記者會中強調,格達費和他的住所不在攻擊目標內,「但若他的位置…正在視察地對空飛彈發射場,且我們完全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在場」,那麼他的安全就很難說。指揮聯軍行動的美軍非洲指揮部司令漢姆將軍表示,聯軍的任務並不包括擊殺格達費本人,目前也不清楚他的下落。
所謂外科手術式打擊(surgical strike),意指使用精準巡弋飛彈或炸彈摧毀目標物,效果如同外科手術切除般精確乾淨,可免傷及目標以外的物體,與大規模地毯式轟炸不同,不至於造成大量無辜傷亡。
法拒絕北約主導攻擊
另外,美國不願擔任聯軍攻擊利比亞的領頭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是否挺身主導在利比亞設禁航區,北約各會員國間也有歧見。
北約會員國當中,土耳其反對北約干預利比亞,法國反對由北約主導攻擊利比亞的行動。但因為美國有意退居二線,北約必須要有統率和管理的能力,才能協調各會員國的行動。
法國外交部長居貝二十一日指出,阿拉伯國家不希望見到北約主導干預利比亞,不過,北約會參與攻擊行動的「計畫和執行」。雖意見分歧,但經過數周的深思熟慮後,北約各會員國的代表二十日通過一項協助聯合國對利比亞實施武器禁運的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