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鳳:名譽比賺錢更重要

張雅雯 |2011.03.07
2853觀看次
字級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左)與孫翠鳳粉墨登場,拍攝用藥安全宣導短片,呼籲民眾對藥品要有正確的概念。圖/記者張雅雯


【記者張雅雯特稿】在不少廣告中,常見藝人現身說法要民眾「相信他」,描述這個食品或化粧品,對疾病困擾「有效果」,雖然目前《公平交易法》可將代言人比照業者負同等責任,但是實質認定不易,因此,不少藝人仍前仆後繼代言,繼續成為誇大療效的幫兇。

相較之下,明華園當家小生孫翠鳳替衛生署宣導「用藥五不」,令人敬佩的不只是她常接這類公益代言,而是她愛惜自己羽毛,她坦言以明華園的名氣,的確有許多廠商捧著鈔票上門,希望她美言幾句,但是她認為名譽比賺錢更重要,所以心中始終有一把尺,那就是「藥品是治療用,須經醫事人員處方」,因此產品若假保健之名、卻要暗示有療效,她寧可把這筆代言費往外推。

不少藝人被指涉及誇大療效時,莫不大聲喊冤「不知情」,或是再三辯解「沒說治療這兩字」,或許在法律認定上,真的很難論定他們的責任,但是公眾人物的道德感,不應只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上,尤其是攸關健康的權益。

生財要有道,我們永遠無法杜絕檯面下的黑心廠商、無法確保每個人具備正確的用藥概念,但是檯面上的公眾人物,都是一定程度的知識分子,期許更多藝人像孫翠鳳,懂得自我節制,不要濫用自己的影響力與發言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