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送了孩子們幾隻蠶蟻。
雖然我小學時養過蠶寶寶,但買來的蠶已是白白嫩嫩的可愛模樣,而羽化出的蠶蛾產了卵後,任憑我等了又等,就是不見蠶蟻破卵而出,是以我從沒有看過比螞蟻還小的蠶蟻,心裡不禁暗喜著,彷彿再圓自己孩提時未完成的心願。
孩子得到蠶蟻異常雀躍,問到了有野生桑樹離住處不遠,就帶著孩子去摘。折斷桑葉的嫩莖時,一滴白汁沾黏到手指,像是打開回憶之門的鑰匙。當年下課我就是和好些同學一起,這麼興奮的摘桑葉啊!
回來後,將桑葉泡水,擦乾收好,放到冰箱保存。兒子像小鳥一樣不停的繞著蠶寶寶翩翩飛舞,連一歲多的妹妹也用有限的單字助陣喊著「寶寶、寶寶」,整個家都被蠶寶寶帶來的喜悅充滿了。
蠶寶寶只吃桑葉嗎?不用喝水不渴嗎?蠶寶寶不能吃其它的葉子嗎?可以放到我手上玩一下下嗎?孩子的世界是由好奇的探索組成,我只能憑記憶拼湊答案給他。
記得蠶不算難飼養,印象裡只要不斷供應桑葉,保持盒內清潔,不要用我們體溫接觸到牠就好了。才兩三天的工夫,蠶蟻就長大了許多,像小螞蟻那麼大了,不過緩緩蠕動啃食的小蠶蟻好像變少了些,輕輕撥弄葉片翻找,僅僅剩下四隻。是桑葉不乾淨嗎?每天我們就趕在桑葉有一點點捲曲前放新的嫩葉,丟掉乾硬帶著啃食痕跡的,希望蠶蟻來得及長大。
孩子著急了,一直問:我們睡覺起來蠶寶寶會變白嗎?我們出去回來蠶寶寶會長大嗎?都三天了應該快吐絲了吧?
我心裡想著卻說不出的是,孩子,蠶寶寶的一生精華就是現在這個狀態啊。以後牠要作繭自縛,要以傳宗接代為一生的結束。享受現在的時光吧!就像媽媽嘴上總說著希望你快快長大,其實真長大了一點,卻又想念你更小時的天真模樣。
最後一隻蠶寶寶只像大螞蟻那麼大。在一個周日清晨,孩子們起床就急著去和蠶寶寶道早安,發現牠不再動了。原因不明,陪葬的是孩子的淚水,而我終究沒有修補舊時記憶的缺口。
原來我的記憶有誤,蠶寶寶並不如我想像中的易養。孩子傷心過後不久就想要再向鄰居討幾隻,我卻不忍心了。生命在孩子身上如此輕盈愉快,而我,沒研究清楚之前,不輕易再養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