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政部「依法」提報行政院要求調升營業稅以挹注「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卻遇國內物價蠢蠢欲動,相關部會意見相左,經建會已彙整資料交由行政院定奪,並建議國民年金修法,以增加財源籌措彈性。
國民年金開辦兩年多,目前約有三百九十萬人納保,卻僅二十萬人領取年金,可說是「收入遠大於支出」;但由於政府負擔一年需兩百五十億元,來自公益彩券加運動彩券盈餘的挹注金額約八十億元,使得今年度政府提撥缺口高達近一百七十億元。
國保基金雖無立即性的財務缺口,但為未雨綢繆,內政部去年底提報行政院,依法調高國民年金保險費率零點五個百分點,及營業稅一個百分點。
因為《國民年金保險法》規定,國民年金保險費由被保險人負擔六成,政府負擔四成,定期進入國民年金保險基金中統籌運用。前者每兩年可調高百分之零點五,直到上限百分之十二;後者則先以公益彩券盈餘作為第一順位財源,加徵營業稅是第二順位,第三順位才是由內政部編列公務預算。
保險費率方面,行政院已在春節前核定,自四月一日起調漲費率。營業稅部分則交由經建會彙整相關部會意見,再決定是否或何時調漲。
據了解,主計處與財政部原則上支持調漲,但財政部認為,營業稅一旦調升,勢必帶動物價全面上漲,在國內物價蠢動之際,建議調漲時機不宜過長,最好訂出落日時間,改變目前營業稅做為國民年金永久性財源的現況。
經濟部與經建會則持反對態度,經建會主張,今年是消費年,調漲營業稅的結果,就是業者直接轉嫁給消費者,一定會影響消費意願,不宜選在今年調漲;經濟部也認為會影響消費及經濟成長,增加企業界負擔。經建會彙整各部會意見後,交由行政院進行最後定奪。
且隨著國內少子化、高齡化現象快速惡化,付費的人會愈來愈少,領錢的人會愈來愈多,政府提撥比重早晚會突破四成,屆時就算營業稅調漲一個百分點也難以支應。經建會建議,為避免類似爭議不斷發生,內政部應盡速提出修法,調整國民年金財源籌措的順序,至少將編列公務預算優先於調增營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