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向來敢說真話的衛生署長楊志良,卸任前又拋出震撼彈,昨天他提出一份清單,說明一年半內監察院函詢、糾正、調查衛生署七百五十八件案,讓衛生署人員疲於奔命,重批監察院侵犯行政權、立法權。他直接點名消基會前董事長、監察委員程仁宏,造成衛生署每天為監委加班,監委職權過大,「已經到了妨礙公務的地步」。
被點名的監察委員程仁宏昨天表示,監察委員就像啄木鳥不是喜鵲,啄木鳥啄樹的聲音不好聽,卻能讓樹木更茁壯。
楊志良一月三十一日卸任,昨天出席衛生署的溫心送暖記者會,但對於監察院職權過大干擾衛生署,他彷彿「豁出去」,不吐不快。直接提供媒體一份清單,衛生署「統計」發現,從前年五月到去年十月,監察院來函詢、糾正、調查共有七百五十八件,衛生署需要兩萬天的工作天、五千人力、成本花費一千六百萬元。
他說,監察院侵犯行政權、立法權,是不是也該檢討?衛生署每天為了監委加班,「已經到了妨礙公務地步」;連寵物飼料主管機關是農委會,監院也要求衛生署每年回報,根本是「張飛大戰蚩尤」。
「國人吃豬血糕有出什麼事嗎?」他也反問,還有登革熱防治,台灣算是世界做的最好,監委也來約談,「哪有看報紙辦事情的?」
楊志良也說,在這些糾正「排行榜」中,監委程仁宏「應該是第一名」,對於監委只打蒼蠅,不打老虎,他很替衛生署同仁抱不平,覺得消基會、監委「只找可憐小公務員」。
他再反問,「台灣檳榔問題嚴不嚴重?」「台灣稅收只佔GDP的百分之十二,連韓國都已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四」,這些會「粉身碎骨」的大事,監委卻不敢碰。
對於名嘴誤導真相,楊志良也說,他不針對個人,但是誰大家「心理有數」,他也認為這「不是我個人感受」。他舉例,新流感疫情期間,名嘴言論造成民眾不去打疫苗,已涉蓄意殺人,比詐騙集團還可惡;他也想聯合受害家屬對名嘴提告求償,雖然知道成功機會不大,但覺得社會要有這樣的聲音,「名嘴也要負責」,沒有科學證據扭曲事實是不道德的,不要傷害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