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五都選舉落幕,選前緩議的重大財經政策將陸續提出,財政部將在年底前提出能源稅條例法案,針對奢侈品課重稅的特種消費稅還在研議中;牽涉五都財源的財政收支畫分法和公共債務法修正案,及討論超過二十年的軍教課稅等案,如果順利,本會期可望過關。
另外,新直轄市長選後一個月的新挑戰,包括決定市政府的辦公所所在地、一級機關設置地點,及民眾應在何處洽公等,內政部直轄市改制專案小組下周二將會商相關改制作業、管控進度;內政部並希望年底前通過行政區劃法,以利行政區的整併。
財經高層官員說,財劃法、公債法修正案攸關五都財源分配和舉債額度,新版財劃法不但調整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式,中央每年也多釋出九百八十二億元財源給地方,但因為地方政府意見不一導致修法停滯;由於地方需錢恐急,加上藍綠版圖維持現狀,如今修法案的阻力會小一點。
公債法方面,修法把地方政府舉借長期債務的計算基礎,從現行的國民生產毛額改為年度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引發學界抨擊將衍生虛編歲出、過度舉債的後遺症;如今要推動修法,如何化解外界疑慮是修法成敗的關鍵。
至於能源稅條例,目前財政部還在研擬中,年底前可望提出。據指出,未來汽、柴油等油品貨物稅和汽燃費將整合為油氣類能源稅,稅額參考鄰近國家油價訂定,並傾向不分年調漲,「避免民眾有油價年年漲的預期心理」,新增的稅收則用來調降個人綜所稅。
研議已久的奢侈品課稅議題,財政部規畫另外開徵「特種消費稅」,針對高價汽車、私人飛機、遊艇等奢侈品,以及奢侈性勞務課徵特種消費稅,達到改善所得分配的目的。
行政區劃法方面,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十二月二十五日合併改制,所有改制縣市均維持現有行政區未整併,但改制新北市後有二十九個行政區,高雄縣市合併後有三十八區,比目前台北市十二區、高雄市十二區,數量多出兩、三倍。
此外,全台現有三百六十八個鄉鎮市區,規模大小不同,新北市板橋區約五十五萬人,高雄市茂林區卻不到兩千人;新北市八成人口集中在十個縣轄市,且城鄉差距大,重畫難度既高且複雜。
「縣市改制後,行政區不整併,行政效率會變差」,內政部長江宜樺說,賦予行政區整併法源的行政區劃法草案已送立法院,通過立法後,將啟動行政區整併工程。
至於完成五都改制後,接下來北北基是否整併,江宜樺表示,內政部持開放立場,若基層民眾表達合併意願,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