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G20高峰會今天仍會進行,預期的主要議題有:
悆全球貿易失衡:消除出口富國和負債纍纍消費國之間的分歧,已成為二十國峰會的基石。各國領導人已商定一個平衡的成長「框架」,並已提交中期經濟計畫給國際貨幣基金(IMF)審查,確保雙方無衝突。
悆貨幣議題:外匯匯率是經濟失衡辯論的核心焦點。美國和其他國家敦促中國讓人民幣匯率加速升值,同時譴責北京為獲得貿易優勢,持續低估人民幣。但美國許多盟國將聯準會上周宣布第二波量化寬鬆視為削弱美元的手段,因而美國在推動這項議題上恐將面臨更艱困的局面。
在先前G20高峰會上,各國領袖曾為閉幕聲明是否提及中國持續低估人民幣一事計較,但目前為止,這項針對中國的情形尚未發生。
悆金融監管:各國領袖將批准「新巴塞爾協議」(Basel Ⅲ),提高銀行資本的質和量。這是金融危機後的改革核心,也將同意金融穩定委員會提案,加強對櫃檯買賣衍生商品市場的監管,並減少對信評機構的依賴。
悆貿易:成長緩慢的先進經濟體都希望靠出口讓經濟健康發展,但這是在貨幣和失衡問題上造成緊張的根源。各國領袖可能會在避免保護主義和致力完成長期停滯的多哈(Doha)回合貿易談判問題上,同意做出廣泛的承諾。
悆外交:G20峰會展開之前,日本和中國兩個亞洲最大經濟體因為釣魚台的領土爭端引發緊張局勢;日本和俄羅斯的關係,也因為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造訪日俄之間有領土主權爭議的島嶼而結凍。另外,中國利用稀土的壟斷地位在外交糾紛取得優勢,引起外界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