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經過激烈競選後,執政黨結果一如預期受到挫敗,不僅失去國會主導地位,更讓歐巴馬總統主動釋出善意,第一時間便致電對手希望建立政黨合作關係。而這項被稱為「改變」旋風回掃歐巴馬的風暴,不僅對美國內政乃至對國際間互動,多少都會有些許的衝擊。
歐巴馬上任之後,對於過去美國多年沉痾有所努力,但在國內推動的四大政策,包含健保方案、經濟復甦政策、氣候減排政策,以及無核世界理念等,都可能因為這次選舉結果而受到牽制。雖說歐巴馬依然有心推動既有政策,但施政優先順序上必然受到掣肘。對未來經濟政策施政,必然得要有更大耐心去謀求共和黨支持。
仔細分析共和黨的獲勝關鍵,並不在政策的相對高明,而在於美國民眾對現況的不滿而獲勝,這從第三勢力的茶黨興起,可看到基層民意對於兩黨長期對立的不耐,以及對新政局的期待。多數選民認為:僵局有益!因為它能阻止政府實行那些進一步干預私營經濟的新政策。但政治的僵局,卻也可能讓美國復甦緩步化。
對於台灣而言,更值得關注的議題,則在於中國與美國的互動關係。不耐現況的美國民眾難免受到民粹鼓吹影響,認為強大的中國是新威脅,保守主義及保護主義若成為對中政策的主流,一味的否定目前的對華政策,難免會影響到美國國力的穩定發展。歐巴馬能否處理好這樣的微妙關係,將是未來是否能重拾民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