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曾盈潔大樹報導】「你們的發心會帶給人民生活的加分,人世間的無常變化,必須要靠醫護人員給予專業的治療照顧。」二十四日佛光山東禪樓舉辦「早期失智症篩檢課程」,邀請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慈容法師開示,南台灣各大醫院有兩百三十三位醫護人員、教授以及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執行長蕭碧涼、佛光聯合診所執行長妙僧法師與會。
第四場次由佛光山慈悲基金會護智中心、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主辦的「早期失智症篩檢課程」,在南屏別院、台北道場獲得廣大回響後,安排回佛光山舉辦,給予醫護人員不同的體驗、淨化心靈的空間。
護智中心主任楊淵韓醫師表示,任何的醫學研究、篩檢都應該落實在病患身上,才能成為有用的研究,而護智中心正扮演這座橋梁,計畫大量招募醫護義工,深入社區進行失智症篩檢的工作,希望早期發現病症,再加以診斷、治療。
課程除安排有台北、台中、高雄、花蓮等地的失智症權威醫師主講、授課之外,也邀請慈容法師以「菩薩道菩薩行」為題,從佛法的角度來談心靈、生理對健康的影響。「在生活上要維持健康,溝通很重要。」慈容法師指出,人我間的相處需要靠互動、溝通來建立關係,在佛門來講就是「廣結善緣」。
「言語、表情、五官的表達都很重要。」慈容法師以五官的寓言故事和自身的經歷,強調後天的培養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更愉快,尤其是醫護人員將時間用在別人身上,用菩薩的慈悲心、愛心來照顧病患,如此一來,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開闊。
首次到佛光山的醫護人員皆表示,此次課程有法師深入淺出的佛法開示、人性的教導,不僅讓他們增加專業上的知識,也為他們的心靈充滿了希望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