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cy Wars 貨幣戰
近來,全球貨幣戰(currency wars)開打的聲音不絕於耳。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賭博,將會打開危險的「潘多拉盒子」,為全球仍處於脆弱階段的經濟復甦進程投下陰影。
目前這場貨幣戰主要源於美元持續走貶,隨著美國持續採行量化寬鬆的政策,全球熱錢湧向亞洲市場,台灣、南韓、日本、新加坡、泰國政府紛紛進場干預匯價,或採取降息、審查外匯等干預手段,緩和自家匯率升幅,國際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主要經濟體紛紛採取措施,力圖阻止國際金融市場的劇變給本國經濟帶來災難性影響。
貨幣戰一旦開打,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勢必造成資源價格飛漲,全球通貨膨脹,實體經濟受損,無人希望出現此一「多輸」局面。新興國家如中國、巴西,已開始面臨通脹升溫,其他亞洲國家如南韓、新加坡以至馬來西亞,同樣受經濟過熱威脅。熱錢流竄造成經濟失衡,新興地區陸續形成資產泡沫,升溫後,可以預期未來美國升息,資金流出,資產價格將掉頭大幅收縮,一熱一冷造成的爆破效果,正是貨幣戰的殺傷力所在。
全球經濟,同氣連枝。解決問題,正確的方法是加強溝通協調,而不是施壓,更不是貨幣戰這種更激烈的對抗手段。美國外交政策諮詢家扎卡里亞在《時代》雜誌就撰文說:在匯率問題上對中國施壓,「往好說是毫無意義的作秀,往壞講則是危險的煽動大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AND=Allow Natural Death
允許自然死
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是「世界安寧日」,善終是多數人的期待,愈來愈多人同意,癌末病人應接受安寧療護。醫師提醒,安寧療護並非放棄,而是幫助疼痛控制,提升病人生活品質,滿足其真正需求,照顧病患到最後一天。國外這幾年也提倡「AND」(Allow Nature Death),也就是「允許自然死」的概念說明,讓病患能有選擇的機會。
衛生署自1996年推動癌症病人安寧居家服務,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國健局長邱淑媞表示,國健局於2005年擴大補助醫院成立安寧共同照護團隊,癌末病人可在不離開原醫療團隊情況下,獲得身心靈全面照護,家屬滿意度逾9成。但國健局表示,國內癌病安寧療護利用率只達39%,相較歐美國家的70%,仍有很大努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