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第二顆探月衛星嫦娥2號一日晚六時五十九分五十七秒升空奔月(見圖/路透),預計只用一百一十二小時便能進入月球軌道,比歐洲和日本、印度探月衛星的速度都要快。
昨天發射前,載運嫦娥2號的長征3號丙火箭,已開始加注低溫推進劑,並在表定時間準時發射。
據長江日報引述一位航太專家的介紹,由於地球和月球都在轉動,所以地月之間的最佳交匯點每年只出現三次,而這三次便是發射探月衛星的最佳時段。經過觀測,今年三次的出現時間分別為十月一日、十月二日和十月三日,而最佳發射時間則是一日晚間七時、二日晚間八時、三日晚間十時。
針對媒體稱十月一日晚上六時五十九分五十七秒的發射時間,這位專家表示,早三秒並非提前三秒發射,而是將這三秒時間預留出來作為現場指揮的緩衝時間。
中國太空專家龐之浩表示,嫦娥2號直飛月球的時間只需一百一十二小時,速度已快過歐洲太空總署探月衛星SMART-1、日本「月亮女神」衛星及印度「月船1號」衛星。SMART-1衛星之前用十三個月抵達月球,日本「月亮女神」用三十五天,「月船1號」也用了約八天。
中國的探月工程以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共分「繞、落、回」三個階段,其中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發射的嫦娥1號是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而嫦娥2號雖然也是繞月飛行,但它負責登陸月球前的探路任務。
據統計,嫦娥2號奔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百二十七次探月行動,之前的一百二十六次任務中,美國五十七次,前蘇聯六十四次,日本兩次,歐洲太空總署、中國和印度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