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橋

邱建國 |2010.10.01
790觀看次
字級

  循著碎石小徑往下,泥土漸呈潮潤,水的氣味也逐步占據嗅覺。上方傳來車輛的呼嘯聲,但已失去了剛才在路旁刺耳的嘈雜。流水沖激著橋墩、岸壁發出晶瑩的聲響,更烘托出這路面下封閉的世界一份靜謐的神祕。我,又來到睽違已久的橋下。

六歲那年,老爸扛下重擔,毅然搬到這座石板橋附近,繼續艱苦的奮鬥。或許是物質生活比不上同年紀玩伴的心理,催促我和弟弟奔向田野遼闊的懷抱,於是,橋下就變成冒險家的樂園,因為它是通往深邃、廣袤水域的門鑰。河川流域歷經千百年而形成其豐富的生命,悠悠歲月往往沉澱無數古老的傳說;河童、水怪等駭人的故事刺激稚嫩的想像,大人恐嚇性的口吻也無法抑制岸邊飛躍的足跡。三五蘿蔔頭吆喝下,烤地瓜、捉魚、釣沙豬,或在清澈的溪水中揚起滴滴的剔透,是比老師指定的練習題還重要的暑假作業。串串爽朗笑聲中,藏在巨大橋影下的我,常坐在巨石上,凝望那一泓蓊鬱青翠的天光,讓平靜的水波撫平心中的塵囂。

如今,我為了回憶過往煙雲而戚戚走過橋下信步而行,然而眼睛所看到的是任意傾倒的廢土、垃圾,橋畔景觀隳壞如罪惡的淵藪,孩提時代美麗的印象已破滅無存。人類文明活動產生的生活、工業廢水及河床上盲目開採砂石的行為,使得原本透明的河水染上厚重的混濁,橋墩因缺乏正常輸砂的補充,受到侵蝕而日益裸露,祖先遺留給我們這塊土地的根基也在文明洪流的沖刷下一寸寸流失。橋不再是人們親近河川的鑰匙,卻轉化為破壞生態的捷徑。

哲學詩人艾略特在其曠世詩作《荒原》中如此描述後工業時代的影像:「虛幻的都市,在冬晨褐霧的籠罩下,人群於倫敦橋上流動,那麼多,想不到死亡毀滅了那麼多,他們歎息,短促而稀疏……」

忙碌,蒙蔽人心。現今橋面愈是寬闊平穩,人們駐足橋上的時間反而愈短;人們每天忙碌地經過橋,為了生活唏噓不已,卻絲毫沒有察覺水流負荷了大量的污染而痛苦地喘息,橋墩忍受無情的鞭撻而斑駁,更可悲的是,連繫人心與人心的橋也在物欲的橫流中漸漸湮滅了。

當我結束此際的思索準備起身離去,一抹亮眼的白伴隨高昂的擊水聲畫破了四周的寧靜,是一隻白鷺!白鷺在暮色中漸飛漸遠最後消失不見,宛如童年殘缺記憶裡斷線的風箏,消逝的無奈勾起無限的感慨。霎時,我彷彿又看到橋下那一群光著屁股嬉鬧的小子,滿窯香噴噴的地瓜;也似乎看到每個人心中的一座橋,構成交錯寬廣的網路,通往彼此的心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