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台灣在一百三十九國中排名第十三,在亞洲各國中排名第四,超越主要競爭對手中國與南韓等。
WEF發布新聞稿說,亞洲經濟體的競爭力排名多顯著提升,而瑞士第二年蟬聯全球競爭力排名之首,其他前十名依次為瑞典、新加坡、美國、德國、日本、芬蘭、荷蘭、丹麥與加拿大。
分析亞洲國家的表現,新加坡排名與去年相同,仍居第三;日本由第八升至第六;香港去年與今年排名同為第十一;台灣由第十二退居第十三;韓國維持去年的水準,排名第二十二;中國比去年進步兩名,排第二十七。
印尼排名從去年第五十四,躍升至今年的第四十四;越南去年排名第七十五,今年竄升至第五十九;斯里蘭卡去年排名第七十九,今年大幅攀升至第六十二,在一百三十九國中進步幅度最顯著。
泰國第三十八,比去年退步兩名;馬來西亞也從去年排名第二十四,退至今年的第二十六
;澳洲去年排名第十五,今年退一名,排第十六。
而金磚四國的印度,從去年第四十九落至第五十一;巴西排第五十八,比去年退步兩名;俄羅斯與去年相同,仍維持第六十三名。
至於歐美國家方面,美國繼去年輸給瑞士,居第二,今年排名不進反退,落至第四;去年第四的瑞典,今年排名第二;加拿大也從去年第九,落至第十。
債信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衝擊歐洲,「歐豬四國」中,希臘排名由去年第七十一落至第八十三,西班牙由第三十三退至第四十二,葡萄牙由第四十三退至第四十六,義大利仍維持去年的水準,排名第四十八。
不過,德國仍被看好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百分之三,全球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第七,升至今年第五;荷蘭排名第八,也比去年進步兩名;法國排第十五,比去年進步一名。
二○○八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隨後歐洲債信危機來襲,面臨連串既深且廣的經濟風暴,如何確保競爭力不衰退,WEF的新聞稿說,各國面臨的考驗比往年更嚴峻。
而WEF在報告中,肯定台灣在十二項指標評比中,有九項高居全球前二十名,WEF期許台灣若能加強不足之處,競爭力可望再向上發展。但有三項指標的排名不佳,使台灣的名次不進反退。這三項指標分別是體制、金融市場成熟度和勞動市場效率,今年的排名都在二十名外。
報告說,台灣的體制架構排名雖有逐漸進步的跡象,從二○○八年排名第四十名,緩步上升至今年第三十五;金融市場成熟度以往排名都在五十名之後,今年也攀升至第三十五;但勞動市場效率指標不進反退,今年排名第三十四,比去年退步十名。